在昨晚进行的意甲联赛中,博洛尼亚主场对阵莱切的比赛尾声出现重大争议判罚。莱切前锋恩昆库在禁区内连续两次倒地,当值主裁判均未做出点球判罚,赛后这一判罚成为全场焦点。
比赛进行至第88分钟,场上比分1-1平。莱切队发动最后一次有效进攻,前锋恩昆库带球突入博洛尼亚队禁区。在与博洛尼亚队8号中场球员的对抗中,恩昆库先是右腿疑似被绊到,身体出现踉跄;紧接着在试图控制皮球时,对方球员从侧后方有一个隐蔽的腿部接触动作,导致恩昆库彻底失去平衡摔倒在禁区内。
事发瞬间,莱切队全体球员、教练组及随队球迷几乎同时起身抗议,要求判罚点球。然而主裁判并未鸣哨,比赛继续。视频助理裁判(VAR)随后介入检查,但经过短暂回看后,维持了主裁判的原判。
赛后,当值主裁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这次争议判罚的决策依据。他表示:“通过现场角度和VAR回放的综合判断,我们认为博洛尼亚8号球员的动作属于合理对抗范畴。第一次接触并未形成实质性犯规,第二次接触虽然存在,但程度不足以致攻方球员倒地,恩昆库的摔倒存在一定程度的表演成分(Simulation)。因此不构成犯规,不判罚点球。”
这一解释显然未能平息争议。莱切队主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情绪激动地表示:“我们遭遇了一次明显的误判。两次接触都非常清晰,特别是第二次,那绝对是一个点球。VAR的存在本该纠正这样的错误,但今晚它没有起到作用。这个结果让我们失去了宝贵的两分。”
博洛尼亚队主帅则持相反观点:“我认为裁判做出了正确的决定。足球是对抗性运动,不能因为球员在禁区内倒地就一定是点球。我的球员很干净,他只是站住了自己的位置。”
意大利著名裁判专家马西莫在赛后点评中发表了专业观点:“从多个角度的慢镜头回放来看,第一次接触确实不构成犯规。但第二次接触中,防守球员的右腿确实碰到了恩昆库的支撑腿,这个接触虽然不明显,但足以影响球员的平衡。根据现行规则,这应该是一个点球判罚。VAR此次选择不干预主裁判的决定令人遗憾。”
这起争议判罚再次引发了关于VAR使用标准和透明度的讨论。意甲联盟据悉已启动对本场比赛判罚的常规复核程序,但根据规则,比赛结果不会因此改变。对于志在保级的莱切队而言,这可能是一次代价沉重的判罚。